登陆  注册
首页 > 农民说事 > 列表

银行要不要担责?重病妇女被要求到场取钱时死亡,农行如此回应!

发布时间: 2025/5/16 10:52:01 人气: 331

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感觉:

真正的骗子在骗钱的时候,银行似乎很麻溜地就“配合”了;

但是当真正的储户去取钱时,银行就净是各种各样地刁难,说什么手续不齐全、要各种证明,关键有时候还跟你挤牙膏,一次说一点要求,不跑个几趟根本就取不到钱!

如此种种“罪行”,导致越来越多人对银行开始深恶痛绝起来,而昨天湖南发生的一件事,更是彻底引爆了这场矛盾。

当“按章办事”撞上“人命关天”,你会怎么做?

中国农业银行株洲田心支行最近用一场悲剧,给全国人民上了一堂生动的“服务课”。

2025年5月14日,湖南株洲一位62岁的重病老人,在女儿用轮椅推着、喘着气完成银行要求的“本人亲自到场”流程后,突发心源性猝死。这魔幻的一幕,让无数网友血压飙升:“银行的规定,难道比人命还硬?”

根据极目新闻5月15日报道,事件的起因再简单不过:老人因糖尿病并发症和腿部骨折住院,急需转院治疗。女儿拿着存单和证件去农行取5万元救命钱,却被告知“密码输错”“必须本人到场”。家属反复解释老人病危,但银行既没开通绿色通道,也没提供上门服务。最终,老人被抬到银行,却因身体虚弱无法配合人脸识别(比如抬头、眨眼),硬生生耗到银行下班。下午5点半,老人被推出银行透气时突然倒地,再也没能醒来。

讽刺的是,当晚9点,这笔“必须本人到场”的存款被顺利取出——但此时老人已经去世。

面对舆论炸锅,农行株洲分行5月15日终于发话:

成立专项工作组,配合警方调查,还“沉痛哀悼”了一下。

可网友并不买账:“人都没了,哀悼能当药吃?”

更让人迷惑的是,农行客服明明对媒体说过:“重病患者家属凭双证和密码可以代办取款,无需本人到场。”怎么到了基层网点,规定就变成了“活人抬进来,死人抬出去”?

我查了一下,起码人家某商银行在2013年就已经有过这种案例的处理方案了:在核实王女士的病情后,该行迅速提出解决方案,凭中山市人民医院出具的病情介绍和住院缴费通知,以及王女士和谢先生的户口簿、结婚证、身份证等资料,由谢先生代为办理该定期存折的实时密码重置,再从存款人账户中支取相应治疗费用款项,并转账至医院收费账户专门用于病人治疗,对剩余未支取款项作账户锁定(冻结)操作,妥善解决了客户的医疗费用问题。

相比之下,此次涉事的农行株洲分行,就显得很机械,不通人性,尽管他们可能确实有苦衷,但肯定也有做不到位的地方的,这个没法洗。

更何况这件事还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,银行的“打脸式回应”还没完呢。

经过株洲市公安局石峰分局初步调查确认,老人是突发疾病死亡,但案件细节至今捂得严严实实。石峰区政府倒是说了句大实话:“最终结论以警方调查为准。”

翻译过来就是:责任在谁?等着吧!

这次的事件闹这么大,恐怕接下来就要开始勒令银行进行强制改革了。

但这出荒诞剧暴露的,何止是银行的问题?社交媒体上,无数人分享过类似经历:瘫痪老人被担架抬进银行、ICU患者插着管按手印、临终病人被要求“微笑认证”……不过这种事恐怕也怪不到具体的某个人,若是问到银行柜员,她们恐怕也只能一脸无奈:“我们也不想,但系统规定啊!”

可规定是谁定的?系统是谁设计的?出了问题,怎么永远是“临时工背锅”?

法律界人士早就提醒过:

根据《商业银行法》,金融机构有义务为特殊客户提供便利服务。

相信很多人都会纳闷:我去银行存钱,按理说我应该是顾客,是上帝啊!但为什么每次去取钱的时候都得像个孙子一样卑躬屈膝?(也有人说像个爷爷一样对“孙子”卑躬屈膝)

农行总行官网也白纸黑字写着“为行动不便客户提供上门服务”。但到了执行层面,这些承诺就像ATM机吐不出来的钞票——看得见,摸不着。

如今,逝者家属没要求尸检,遗体已送进殡仪馆。农行田心支行照常开门营业,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。只有网友还在较真:“如果这次银行不担责,下次是不是得让植物人自己眨眼睛?”

说到底,技术本该让服务更人性,而不是让人给机器当孙子。如今银行的科技都这么发达了,为什么连一个“到场验明正身”的技术都做不到呢?到底是科技在进步,还是人性在倒退?

·上篇:医生发现:最能加重肝病的行为,不是饮酒!而是频繁的去做这4事
·下篇:“美女书记”被双开 曾因直播引关注 非法收受巨额财物
还没有对此评论!
评论
☆差评 ☆☆中评 ☆☆☆好评
☆☆☆☆4星好评 ☆☆☆☆☆5星好评